![]() 日志正文
|
||
这几天,华为Mate 60 Pro手机发售,引起全球公众热议和兴趣,中国人的购机热情,更是高潮不退。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对于全世界的内行人士来说,麒麟9000S的制程工艺,才是他们关注的核心。到底是7纳米工艺,还是什么,现在还没有人能揭开真相。而华为和中芯国际,也有意保守秘密。这并不是华为公司和中芯国际公司刻意保守秘密,而是有意延迟真相被揭穿。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,甚至中低端芯片的打压,是全方位的,极为严厉的。所以,中方需要保守制程的技术秘密,而美国也要审视对中国的制裁那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和空白,并即时补上。现在,美方对中国进行严厉技术封锁,而中方也坚定地进行技术突破和突围。现在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,但麒麟的突破,中方的胜算更大一些。
之所以有此判断,是因为麒麟9000S的性能和功耗,让人相信,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14纳米及以上工艺能达到的。据台湾某节目的嘉宾报告,在一个多月前,他的一个芯片业内资深的同学告诉他,华为的芯片制造有重大突破,但只能点到,还请他注意保密。根据该嘉宾的判断,华为的技术应该不是纯粹的7纳米工艺,比较大的可能是在14纳米的工艺之上,堆叠出来的新制程工艺。个人以为,这或许就是真相。国内最早开展现代大规模生产的,就是芯片的封测。所以,先进的封测工艺,国内有较好的技术基础。深圳的赛意法公司就是其中知名的代表。武汉长江和合肥长鑫芯片工艺的突破,也是建立在这多层堆叠封装的基础上。应该讲,武汉长江和合肥长鑫的量产,实质上就是中国芯片生产获得更大突破的前奏。华为公司在模块设计和功能运算等方面,在更高和更优化的算法上,获得重大突破,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在芯片堆叠工艺上,以较宽的平面线距,在立体上构建更强大的功能。事实上,华为已经获得成功。如果华为能够大面积铺货,就说明中芯国际的量产,工艺已经达到成熟的水平。而这正是麒麟9000S意义所在。 人们向往3纳米和5纳米,主要的关注点,不全是功能,更多的是能耗。移动设备的最大短板就是续航能力,华为公司在手机上最早获得突破,恰恰就是最先应用7纳米制程,让华为手机的续航能力大大甩开苹果,风光一时无俩。或许也正由此,华为才被美国视为眼中钉,肉中刺。手机在中国客户的应用,已经与生活融为一体,须臾不能离开。所以,更高级的制程,一直是移动终端设备的最爱。然而,对于其他设备而言,功耗不是最重要的指标,功能强大且可靠,才是首要的目标。因此,14纳米工艺,才是目前高端芯片的主要制程,比如,Intel的制程就是10纳米,本质上是从14纳米演变过来的。其对手AMD却是5纳米工艺,但性能上,Intel却始终压AMD一头。所以,中国在14纳米制程工艺上的突破,才是最有价值的工艺进展。从此,中国在电脑CPU,还有GPU方面,可以摆脱美国的芯片制裁,自己设计生产高性能芯片了。至于ASIC类芯片,还有一般的逻辑芯片,连55纳米都不需要,但这些芯片却是芯片制造的主阵地。总之,麒麟9000S的突破,意义在高端,意味着芯片产业链的全景式突破,意义甚大。 一段时期以来,有些人喜欢在芯片行业内煽动焦虑情绪,这背后,或有境外势力唆使,也有资本和利益集团的驱使。然而,芯片制造,一不是凭空想象,不是连一张图纸都搞不到,实物就在眼前。中国人的逆向工程能力,应该是世界最高水平。氢弹和核潜艇都能搞出来,这可是世界所有国家严厉封锁的情况下,在没有实物参照,完全靠凭空想象,最终获得突破的。有些人将芯片的难度提高到比氢弹和核潜艇还难的高度,完全背离最基本的事实。当然,芯片最重要的指标是良品率,这方面,据说是中芯国际的最高秘密。根据以往的经验,凡是中国获得突破的技术,西方的封锁就会解除。仅凭这一点,国内在芯片制造的技术突破方面,任重而道远。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