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年龄:17年7个月
访问:?
文章:4056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*** 职业:** 年龄:** 位置:中国,**个性介绍: *******

大难临头抽身难

分类:时事杂谈
2024-05-14 20:49 阅读(?)评论(0)
        普京总统宣誓就职之后,紧接着就是内阁大调整。坊间传言的国防部长一职,由前副总理,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接任,而抹灰大匠绍伊古,转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,老人拉夫罗夫继续留任,而微笑男孩格拉西莫夫也继续留任。西方对普京这次的人事调整,倒也没有什么刺耳的声音,相反,有几个主要媒体,却表示出一定程度的认同。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,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。
       战争一旦不能速战速决,拖入到持久状态,单纯的军事行动固然重要,保持军事行动可持续,就更重要。战争一开始,俄军势如破竹,确有一决定胜负的意图。但乌克兰的顽强抵抗,以及美欧与北约的坚定支持,还有乌方“假和谈,真动员”的缓兵之计,还是让乌方顶住了俄罗斯初期的强大攻势。战场进入相持状态时,装修出身的抹灰大匠绍伊古的特长,就得到充分发挥。在几乎一片废墟之中,重启俄罗斯荒废已久的军工业,难度不是一般的高。但从结果看,绍伊古不负普京总统的信任,虽然战场上的表现似乎不及格,但搞后勤,还是做得有声有色。至少俄罗斯的武器弹药供应,还是让乌克兰和美西方感受到巨大的压力。
        现在普京已经进入第五个任期,普京这次的人事调整,究竟出于什么意图,这是所有当事国关注的大事。在我看来,如果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,普京似乎有意将战争持续打下去。任命一个经济学家,而不是职业军人做国防部长,不是俄军的传统。所以,普京的任命,政治意图大于军事意图。美西方,包括中国的一些人,总以为普京开启战争,是侵略的一方。但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,他们是奋起反击的一方。如果代价比较小,就能令乌克兰保持中立,去法西斯化,或许俄罗斯的战略目标,仅止于克里米亚。但现在的情况,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收获,普京不大可能善罢甘休。中东的大火已经点燃,东亚中美集重兵而不动,在欧洲战场,美欧和北约只能瞪着眼球,看俄罗斯一点一滴地在消耗欧洲、美国和北约。这里不仅是在消耗美国的财富,也在消耗美国的威信,这样长期消耗下去,终有一天,美国,以及欧洲,尤其是西欧各国,都不想继续消耗时,和谈才会开始,但普京的胃口决不是乌克兰,而是要建立东欧缓冲区。在这一宏图之下,任命一个经济学家做国防部长,就合情合理了。一个国家有能源,有人口,有粮食和钢铁等,地理上偏居一隅,还有巨大的核武库,理论上就可以打无休止的战争。这个世界上,似乎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有这个条件。历史上,俄罗斯就是利用这个独特的优势,打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和希特勒。何况当今世界本来就没有他们这两位枭雄式人物!
        普京就职之前,乌克兰已经显露颓势。指望的军援迟迟不能到位。而美国因巴勒斯坦问题而引发的校园抗议活动,以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残暴行为,都极大地牵住了美欧的精力和财力。现在不少欧洲国家是真心想抽身乌克兰了。他们想抛弃泽连斯基,想用乌东四州换得俄罗斯停火。只可惜,美国的兴趣,还有美国现在的实力,已经不容许美国开辟三个战场,即使专注于东亚战场,美国都没有任何胜算,何况三处分兵消耗了!如果美国没有收拾中国之心,普京是断断不会冒险在乌克兰发起军事特别行动。美国政府将中国列为头号对手,并且事实上从全球撤退集中精力围堵中国,就让普京有了挑战欧洲现有秩序的底气和胆色。普京誓言将战争打到底,想打多久,就打多久。敢问欧美那个国家领导人敢应声俄罗斯想打多久,他们就敢打多久?
        一个以色列,让美国在全世界陷入孤家寡人的处境。一个乌克兰,又让美国的财政捉襟见肘。世界正在觉醒,世界也正在分化。普京向美欧的旧秩序开了第一枪,如果没有足够的回报,他会收手?现在欧洲国家想收手,想脱身,哪有这样便宜的事?或许,普京的想法已经不局限于战争和战争时期,他已经在规划战后的秩序,任命经济学家做军事助手,或许就是在谋划战后的秩序与欧洲格局。
  最后修改于 2024-05-14 21:0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